在那同仇敌忾、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发动并领导了为期三年(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的延安整风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普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中共党史上加强党的建设的光辉篇章。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从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强化了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做了充分准备。如今,作为已经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征程中,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诸多的国内问题以及全球化浪潮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严峻考验,回顾这段拯救中华民族于深危的悲壮历史,认真领悟延安整风运动所体现的求实学风、纠错精神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政治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优化党的执政理念和工作作风,推动党的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启示。
一、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上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所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可是,在如何学习、运用这一指导思想的问题上,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随意剪裁中国革命实践的主观主义,曾致使党内反复出现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一次次严重危害。这种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彻底的澄清和清算,对当时的抗日革命斗争仍不时产生破坏性影响,这就迫切要求对党的学风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纠正。因此,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尖锐地批评那种“不愿意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的“主观主义作风”,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一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品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发展要求的科学把握。正如恩格斯生前一再强调的:“我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简单加以机械重复的教条”,“不要生搬硬套我和马克思的话,而是要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才有存在的理由。”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任何时候都能植根于时代流变的深厚土壤,都会总结革命斗争的创新经验,都在吮吸人民群众的智慧乳汁,才能始终成为共产党人革命事业的伟大指南。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告诫全党要从“改造学习”人手,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通过延安整风教育,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驾驭革命事业的实践能力有了全面的、质的飞跃性提高,为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学风上的求实性。目前,为了实现党的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党上下学习理论、学习科技、学习管理、学习知识之风日盛,尤其是伴随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仍然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占据了党员、干部们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可喜的,也是必须的。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党所面临的紧迫课题和现实任务,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是否也有一个端正学风、“改造学习”的问题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由于,当年毛泽东所痛斥过的主观主义,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党内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党的政策指导的高难度,正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面临的诸多课题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由于某些体制弊端的影响、政策指导的缺失和管理调控的疏漏等,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诸如行风不正、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迷信蔓延等问题,社会公共领域的黑恶势力和暴力犯罪抬头,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现象层出不穷等。这些问题和现象,同人口和环境问题一样,已经对我国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以及政府管理调控社会的职能强化,对于构建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态显得尤为重要。还必须引以高度重视的是: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社会政治地位的摩擦和激荡,在政治领域内较多地表现为对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和政府管理职能的冲击和考验。显然,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而紧迫的社会改造任务,绝非喊几句动员口号、搞几次专题教育和做几件解困实事所能成就的。和谐社会是一种能容纳并有效地解决冲突与纷争,实现利益大致均衡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要全面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把化解矛盾冲突、缓和社会震荡和提高社会整合能力作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优化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而要形成这样一种能力和水平,首先要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也就是说,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运用和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科学理论。大凡学习,都应力戒那种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而应扎扎实实地潜心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尤其是党的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中,一定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国情民心,以求造成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症结之“真”,以务解决民众不满意问题的措施之“实”。惟有以这样的态度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惟有用这样活生生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各项工作,才会真正提升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