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4、5月间,马克思抱病撰写了这部著作。在这部著作当中,在全面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学说。同时,对于党的建设,马克思不仅强调党的纲领建设极为重要,而且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民族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政党纲领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指明了民族范围内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方向。马克思认为,“一个原则性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4页),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党必须确立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性纲领,不容有丝毫的动摇。就这样,在马克思的这一著作中,他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原则性纲领把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同一个由机会主义控制的工人党区别开来。他明确指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抛弃一切机会主义的纲领,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为旗帜,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把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懈努力。虽然德国党当时并没有接受马克思的这一系列的纲领性意见,但是,马克思通过《哥达纲领批判》解决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建设所必须坚持的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关于党的纲领建设的理论。同时,当德国政府实施“反社会主义非常法令”迫害德国党的时候,德国党以“苏黎世三人团”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及莫斯特无政府主义出现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直接帮助德国党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并取得了反“非常法令”斗争的胜利。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独立挑起了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重担,并领导了第二国际的早期斗争,到1895年他逝世的前几年,他更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反对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的问题上,1891年他公开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同时撰写并发表了《〈法兰西内战〉导言》、《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两部著作,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德国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保证了德国党基本上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前进。马克思恩格斯极为警惕机会主义对党的危害、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危害,就是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如果党都不能确保自己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就更不能确保这个民族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队伍(包括一切劳动阶级)不被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机会主义所俘虏。民族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就是要为它的无产阶级及一切革命人民提供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灵魂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组织,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及一切机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一支伟大的革命力量。
在恩格斯逝世以后,以德国党为典型代表,在各国党内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的恶性患难,他们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把一般的右倾思想全面系统提升为修正主义,伯恩斯坦成为修正主义的鼻祖。恩格斯刚刚逝世,伯恩斯坦就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公开要求修正马克思主义。1899年一月,他抛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这本修正主义的小册子,提出以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用庸俗的“进化论”和折衷主义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全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美化资本主义,否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他否定阶级斗争学说,宣扬阶级合作,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质,宣称通过改良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从而全面修正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他通过这本小册子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变成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而拼凑出他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的总纲。在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里面,社会主义根本就不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制度,根本就不需要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关系。在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就不存在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公有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社会生产姓“公”还是姓“私”之类的问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这样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看得太重,用这些东西去界定一个国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之中,而忽视生产力、忽视科学技术等重大问题,甚至死抱“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等问题不放,那完全是本末倒置,那完全是教条主义的流毒,那完全是思想顽固不化的表现。在伯恩斯坦的骨髓里,深深地埋藏着这样一个观点:私有经济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经济关系,要顽固地消灭私有经济,要顽固地搞公有经济,绝没有任何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就是要维护私人资本的根本利益。关于这一点,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一些,还可以大大方方地提出维护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因为在私有经济的前提下维护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实际上是给富翁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是给富翁们保证:“我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绝不会动你们一根汗毛,我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就是你们的社会主义”。这就好比在魔鬼的头上戴上了一顶至高无上的皇冠,把他的修正主义的谬论粉饰得跟真理几乎没有了区别。伯恩斯坦对于他的这套社会主义学说是无比的自豪,他对他的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深信不疑,他深信正是他伯恩斯坦把社会主义学说推进到了闻所未闻的理论高度,他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远远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他公然把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称为“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他还把他的那本修正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称作德国“修正主义者的社会主义派别的基本著作之一”。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出现以后,立即得到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机会主义者广泛而狂热的支持,他们站在无产阶级阵营以“假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面目把一切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斥为教条,让无产阶级全面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接受他们“修正了的”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在恩格斯逝世以后,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的各国党内迅速地恶性膨胀,逐渐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二国际的主要思潮。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第二国际的27个党的24个党先后宣布支持本国政府发动或参加的帝国主义战争,投入了帝国主义的怀抱。于是,在重大历史的紧要关头,修正主义者以他们的实际行动直接宣告他们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真实面目。
恩格斯逝世以后国际无产阶级阵营内修正主义患难的历史表明:在整个国际无产阶级领域,各个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与修正主义的斗争,决不能让修正主义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灵魂的毒瘤,必须与修正主义彻底地决裂。修正主义者从一开始就善于伪装,惯于搞阴谋,富于欺骗性,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变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变成了富人的看门狗。我们说他们“善于伪装”、“富于欺骗”,就因为他们的思想灵魂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但却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他们代表资产阶级,却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派别”;他们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却宣扬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成就”;他们以 “新形势”、“新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等一系列的理由为借口,攻击一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都是格守“教条”,都是思想僵化,都是不善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修正主义那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新形势”、“新时代”是最时髦的话题,情况的瞬息万变是压倒一切的重要因素,不存在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立场问题,时代变了,即使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思想的解放不受任何约束,否则就是“老眼光看新问题”,就是思想不解放,就是思想僵化。因而,在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间,找不到丝毫的马克思主义因素也毫不奇怪。或者,你如果只看他们纯粹的理论描述,马克思主义还真不少,要么就是马克思主义。但是,如果要与实际对照起来比较,你又会发现的的确确什么地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他们最富于欺骗性的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的基地上”(《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页)耍阴谋诡计。他们的脚和整个身子早已稳稳地跟资本主义站在了一条船上,他们的灵魂也早就“卖”给了资本家,但是,他们嘴上却不停的唠叨“我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我们是伟大的共产党人”、 “我们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代表”等等之类的屁话。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斯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德国党内,当伯恩斯坦因组织“苏黎世三人团”而遭到马克思恩格斯严厉批评时,他马上“改邪归正”,把自己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家”。一旦有机会,又开始兜售其机会主义的陈词滥调。恩格斯一逝世,他就迫不急待地抛出了当时最为系统的机会主义思想,迅速创立了一整套的修正主义理论。因为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的基地上”,所以骗取了无产阶级把他们的修正主义当作自己的思想理论。原本在巴黎公社后就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心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预示着“德国伟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但是,德国党却日益陷入修正主义的泥潭。当一战结束时,虽然德国出现象当时俄国一样极为罕见的革命形势,但却不能有俄国那样的革命。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只要陷入了修正主义的泥坑,长期被修正主义所蒙骗,被它们的伪装被它们的阴谋玩弄于股掌之间,即使不是德国党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即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最终也会变成德国党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也只能干出德国党才能干出的事情。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染上了修正主义的思想毒瘤,还要任其患难下去,那就只有变成资产阶级政党这唯一的结果。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开始,马克思主义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包含两个方面的过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战胜资本主义思想不断地掌握无产阶级的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的斗争不断地战胜机会主义的过程。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思想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灵魂,把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的思想灵魂之下解放出来,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只有把无产阶级的思想灵魂不断地从资本主义的思想灵魂之下解放出来,才能不断地掌握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让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头脑,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取得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胜利。因此,在没有机会主义破坏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掌握无产阶级是一个并不十分困难的过程。
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声明:本网站属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消息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和社会各界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人士的投稿,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登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共13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